2025年社保新政策与全国统筹新进展
2025年,我国社保领域迎来多项重要变革,全国社保统筹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,这些变化与每一位参保人员息息相关。
在社保新政策方面,亮点纷呈。自2025年1月1日起,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,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,可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。津贴月标准和支付期限依据参保人员申领时的年龄、累计缴费年限等确定,且月标准会随国家统一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而同步调整。
同年,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也正式落地。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的女性职工,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,分别逐步达到63岁和58岁;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的女职工每两个月延迟一个月,逐步延至55岁。同时,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,可与单位协商选择弹性退休,最长可延迟三年;完成最低缴费年限的员工,也能自愿提前退休,最长提前三年,但退休年龄不得低于法定最低退休年龄。
此外,2025年社保待遇还有所提升。国家财政承担的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,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将适当提高。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,达到每人每年700元,进一步减轻就医负担。
在社保全国统筹推进上,成果显著。福建省等地积极落实,通过统一规范缴费和待遇政策,稳步调整缴费基数下限,实施稳就业奖补政策向中小微企业倾斜等措施,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。全国统筹调剂机制持续发挥作用,超过3亿老年人从中受益。并且,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已覆盖9.8亿参保人,跨省养老待遇认证实现“掌上办”,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。
2025年社保新政策聚焦民生保障,全国统筹工作稳步推进,未来,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,为民众的幸福生活提供更坚实的支撑。
顺阳网配资-正规的股票场外配资平台-线上最大的配资平台-低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