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房产交易中,不少人因各种原因考虑通过赠与方式完成过户,认为能减免部分税费。但事实真是如此吗?实际上,赠与这条路并非适合所有人,尤其是非直系亲属赠与,其中的税务成本与风险值得仔细推敲。接下来,我们将从个人所得税和契税两大关键税种入手,深度剖析房屋转赠的那些事。
一、个人所得税:亲属与非亲属的天壤之别
在个人所得税方面,房产赠与有着明确的区分政策。如果是近亲属(配偶、父母、子女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、孙子女、外孙子女、兄弟姐妹)之间的房屋转赠,或是具有抚养、赡养关系的人之间的赠与,又或是通过遗赠取得的房产,都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。这一政策旨在保障家庭内部房产流转的便利性,减少因继承或赠与产生的税务负担。
然而,若涉及非直系亲属赠与,情况就大不相同了。受赠方需要按照房产价值的 20% 缴纳个人所得税 。举个例子,若一套评估价为 200 万的房产进行非直系亲属赠与,受赠方仅个人所得税就需缴纳 40 万,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。所以,若非特殊情况,非直系亲属之间通过赠与过户房产,往往会面临高额的税务成本。
二、契税:赠与绕不开的 “必选项”
契税是房屋转赠过程中必须缴纳的税种,无论赠与双方是亲属关系还是非亲属关系,受赠人都需要按照房产评估价 3% 的比例全额缴纳。相比之下,买卖过户的契税缴纳则更为灵活,一般只需缴纳 1% - 3% 的契税。而且,如果交易的房产满足 “满五唯一”(房产证满五年且是卖方唯一住房)的条件,还能直接免征个人所得税。以一套价值 100 万的房产为例,赠与需缴纳 3 万契税,而符合条件的买卖过户可能只需 1 万契税,甚至无需缴纳个税,经济优势显而易见。
三、再出售之困:赠与房产的隐藏 “税务炸弹”
除了过户时的税费差异,受赠房产未来再出售时的个税计算方式也与买卖所得房产大相径庭。对于买卖所得的房产,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有两种选择,可根据实际情况挑选更划算的方式:
(核定价-本次交易增值税)×1%
(核定价 - 购入价-增值税)× 20%
但受赠所得的房产再出售时,只能按照 (核定价 - 赠与时的评估价)×20% 这一方式计算个人所得税。这意味着,如果房产在赠与后大幅增值,受赠人再次出售时将面临高额的个税。例如,赠与时光评估价为 100 万的房产,再次出售时核定价为 200 万,仅个税就需缴纳(200 - 100)×20% = 20 万,再加上其他税费,总支出远超买卖所得房产再出售时的成本。
从税务成本和未来出售的经济考量来看,一般情况下并不建议直接采用赠与的方式过户房产。买卖过户在多数场景下是更经济、更安全的选择。当然,房产交易情况复杂多样,每个人的需求和条件也不尽相同。在进行具体操作前,务必找专业的房产中介、税务顾问或律师进行咨询,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规划出最优的房产过户方案,避免因税务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
顺阳网配资-正规的股票场外配资平台-线上最大的配资平台-低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